欢迎光临中英双语律师网!咨询热线 18930220709

专业法律服务

Professional Solution

中英双语律师网

Bilingual Lawyers

 语言之师      商务之友     成功之伴             Law and Practice in China  
最新上传
更多
芦某某等与黄丁法定继承纠纷上诉案
关于双方所争议的系争房屋归属问题。不动产所有权的归属,应以登记为准。关于诉讼时效问题。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14)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26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芦某某。
  上诉人(原审原告)黄甲。
  上诉人(原审原告)黄乙。
  上诉人(原审原告)黄丙。
  上述四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XXX,上海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黄丁。
  委托代理人XXX,上海市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XXX,上海市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因法定继承纠纷一案,均不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2013)普民一(民)初字第430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黄甲及其委托代理人XXX(即上诉人芦某某、黄乙、黄丙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被上诉人黄丁的委托代理人XXX、XX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
  一、黄振声与陈荣荣系夫妻,婚后未生育,领养了黄丁。黄振声于1966年6月26日死亡,陈荣荣于1996年3月13日死亡。黄振声与陈荣荣均未留有遗嘱。1954年4月19日芦某某以表妹的身份将户籍迁入上海市光复西路XXX号房屋(后更改地址为上海市光复西路XXX弄XXX支弄XXX号,以下简称系争房屋)内,户籍资料上显示芦某某的婚姻状况为未婚。黄振声与芦某某生育了黄甲。1955年黄振声因犯强奸幼女罪入监服刑,次年调黑龙江省服刑,芦某某、黄甲亦迁往黑龙江居住。芦某某与黄振声此后又生育了黄乙、黄丙,未收养、领养其他子女。
  2013年7月,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系争房屋征收补偿款依法由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及黄丁共同继承。
  二、系争房屋于1948年自建,1991年陈荣荣申请办理该房屋产权证,1993年1月13日有关部门核发了系争房屋产权证,确认房屋所有权人为陈荣荣。系争房屋座落的土地使用权人亦登记为陈荣荣。2012年8月30日黄丁与有关部门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被征收房屋价值补偿款为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1,206,504.75元,其中黄丁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调换的房屋地址为上海市宝山区顾村XXX号地块菊盛路468弄4栋/幢13单元1301室,调换房屋及各项调整合计1,023,134元,差价为183,370.75元。另有搬家补助费1,300元、搬迁奖励费40,000元、家用设施移装费1,330元、建筑面积奖励费100,000元、临时安置费21,204元、签约奖励费200,000元、无证建筑面积补贴50,000元、协议生效奖励费160,000元、装潢补贴30,000元,共计603,834元。综上,系争房屋被征收后,除获得上述宝山区顾村的房屋外,动迁部门还应支付补偿款项787,204.75元。
  三、1996年11月黄丁就办理房屋产权事宜写信给黄甲。
  原审审理中,黄丁向法院表示,出于亲情考虑,自愿补偿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共计4万元。
  原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
  一、芦某某是否系黄振声的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是与之登记结婚或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实婚姻的人。首先,芦某某并未与黄振声登记结婚;其次,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因此,在黄振声与陈荣荣存在婚姻关系且未解除的前提下,芦某某与黄振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不能认定是黄振声的合法配偶,故芦某某不是黄振声的法定继承人。黄甲、黄乙、黄丙作为黄振声生育的子女、黄丁作为黄振声领养的女儿系黄振声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二、关于系争房屋的权利人。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主张系黄振声购买,黄振声系权利人。黄丁则主张系争房屋系陈荣荣婚前购买的个人财产。根据上海市房屋产权登记审核表,记载了“该房是陈荣荣在1948年自建,至今无变动,该户门牌原是光复西路XXX号,1992年改为2185弄9支弄8号,经陈荣荣具结保证,里委、邻居证明有效。”上述审核表只能显示陈荣荣自建了系争房屋,陈荣荣是权利人,但黄振声是否参与建造,1948年双方是否结婚,黄振声是否享有权利,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并未举证。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系争房屋并非黄振声与芦某某共同创造的财富。
  三、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的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继承法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主张继承黄振声的遗产,而黄振声于1966年死亡,至今已有40多年,远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保护期限20年。但是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未声明放弃继承,且系争房屋权利未发生变动的,系争房屋的权属归继承人共同共有,继承人的确权主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可依法确认各方的权利份额。根据在案证据,在黄振声死亡后,系争房屋于1993年已经核准登记在陈荣荣名下,且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自认在1996年黄丁写信告诉其系争房屋已经登记在陈荣荣名下。可见,系争房屋即使是黄振声的遗产,在1993年也已经发生了权利变动,即产权已登记在陈荣荣名下,属于陈荣荣的财产。而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已经在1996年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但其并未在法律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综上,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的诉请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丧失了胜诉权。
  综上,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主张继承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难以支持。现黄丁在原审审理过程中自愿补偿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共计4万元,于法不悖,可予准许。
  原审法院据此作出判决:一、对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要求继承系争房屋征收补偿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二、准予黄丁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支付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共计4万元。
  原审判决后,上诉人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均不服,共同向本院提起上诉称:黄振声是芦某某及陈荣荣的丈夫,是黄甲、黄乙、黄丙的父亲,是黄丁的养父。系争房屋所有权属于黄振声、陈荣荣、芦某某共同所有,相关户籍证明及证人证言可以证实该事实,该房屋是1953年由黄振声购买用作开店使用,并非陈荣荣自建。该房屋登记在陈荣荣名下,其仅仅是作为房屋所有人的代表人,并非属陈荣荣独自所有。1991年申领的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是被上诉人偷偷办理的,上诉人对此并不知晓,且该房屋产权审核表上记载的“该房是陈荣荣在1948年自建,至今无变动”是被上诉人自行书写,所谓的证明人并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此外,本案应为分家析产纠纷,而被上诉人恶意隐瞒其恶意占有的事实,上诉人无法知道财产被侵害的事实,故上诉人的起诉并未超过诉讼时效。故四上诉人要求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
  被上诉人黄丁答辩称:不同意上诉人的上诉请求。芦某某与黄振声的婚姻违背了婚姻法一夫一妻制的规定,应属无效婚姻。陈荣荣与黄振声1953年结婚,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系争房屋是陈荣荣于1948年自建,且登记在陈荣荣一人名下,属其个人财产。且被上诉人早已于1996年即告知上诉人方系争房屋的登记情况,上诉人方在原审时亦予以认可。故被上诉人要求维持原判。
  二审审理中,上诉人提供以下证据:1、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长风新村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其中载明黄振声与陈荣荣系夫妻关系,均于1943年5月开始居住本市,证明黄振声与陈荣荣在此之前即已结婚;2、复印于上海市档案馆的《困难户要求吸收的调查情况及意见》,证明系争房屋是黄振声为经营铁器厂所购置,且铁器厂一直由黄振声经营。被上诉人对上诉人提供的上述证据的证明内容不予认可。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查明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另查明以下事实:根据原审法院2014年2月19日庭审笔录记载,黄甲就原审法院提出的关于1996年信函的问题,作出如下陈述:“当时对方告诉我说是陈荣荣的,要改成黄丁的,要求我们写材料。我没有回信,没有回过电话”。
  本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当事人的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关于双方所争议的系争房屋归属问题。不动产所有权的归属,应以登记为准。本案系争房屋于被继承人黄振声死亡之后登记于陈荣荣一人名下,且根据上海市房屋产权登记审核表,已明确记载了“该房是陈荣荣在1948年自建,至今无变动,该户门牌原是光复西路XXX号,1992年改为2185弄9支弄8号,经陈荣荣具结保证,里委、邻居证明有效。”上述内容不仅仅是产权登记人的自述,而且还经有关基层组织予以证明。故原审法院据此认定陈荣荣系该房屋唯一产权人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确认。此外,上诉人还提出,根据户籍资料显示,黄振声与陈荣荣的夫妻关系形成于1943年之前。然,该户籍资料中同时记载了黄振声户籍迁入系争房屋的时间为1953年10月20日。本院认为,上诉人所提供的户籍资料无法证明黄振声与陈荣荣的婚姻缔结时间,亦无法证明两人的婚姻缔结于系争房屋建造之前。上诉人在原审中提供的证人书某证言,因证人并未出庭作证,此与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不符,故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上诉人有关于此的上诉意见,事实依据不足,本院难以采信。
  关于诉讼时效问题。被上诉人主张其于1996年即已告知上诉人方系争房屋登记在陈荣荣名下之事,而上诉人在原审中亦已对此节事实作出自认。原审据此认定上诉人已于1996年知晓系争房屋登记的情况,具有相应的事实依据。上诉人在二审中又称其在原审中表达错误,其当时并不知道系争房屋登记在陈荣荣名下的事实。对此,本院认为,依据禁反言原则,上诉人对原审中的相关陈述予以推翻,又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原审中的陈述系因受到胁迫或存在重大误解,故本院不能采信上诉人在二审中有关于此节的辩解。综上,上诉人早已于1996年即已获悉系争房屋的登记情况,却在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怠于行使其诉讼权利,原审法院据此认定其诉讼已超过诉讼时效的规定,于法有据,本院予以确认。
  此外,依据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芦某某在黄振声已与陈荣荣结婚的前提下又与黄振声结婚,该婚姻明显违反婚姻法关于一夫一妻制的规定。上诉人认为,黄振声与芦某某的婚姻系经陈荣荣同意,且应结合当时的历史及社会背景认定该婚姻有效。本院认为,上诉人的上述意见,已明显违背法律规定,本院对此不予采信。
  综上所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判决并无不当。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3,800元,由上诉人芦某某、黄甲、黄乙、黄丙共同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王冬寅
代理审判员黄 亮
代理审判员李 罡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书 记 员邓维佳